能挖出这样的一条直通山顶的沟渠啊?

想来,这条水沟也并非一蹴而就,很可能是经历数十乃至数百年不断扩建而成。从现实的监控角度来看,这条水沟的宽度真的算是蔚为可观了,三米多,都赶上不少靠近源头的小溪了。跟同样仅有三米左右宽度的土路相比,这水沟还真

是个大工程。而程煜之所以猜测这条水沟是数百年来不断扩宽而成,也是因为现在看起来,水沟的平均宽度甚至超过了与之相汇的土路,说句不好听的,放下去两辆五菱

迷你之类的微型车都能跑的开,而那条土路,即便是两辆微型车会车,车子恐怕也得踩着路边的草地才能走的过去。

这跟程煜手里那张图片上的比例显然不符。这条土路大概率从古至今一直如此,这样的宽度,那个年代的马车驴车,一来一往交汇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,当然这说的也不是城市里那种双排马的马车,

而是农村自用的小型马车驴车或者牛车。而在程煜手里的那张图片上,水沟的宽度大概还不到土路的一半,也就是一米多点儿的宽度。当然,这个宽度在当年已经算是蔚为可观了,五六百年前的明

朝,中国的基建才是个什么规模?更遑论越南,尤其是越南如此偏僻的一个小小村庄。

程煜移动着视角,循着水沟朝着山坡上看去,远视术半径二百米的球形事业区域,几乎足够程煜看遍整个山坡了。山坡上全是梯田,虽然没有龙脊梯田那么壮观,毕竟那是座海拔超过一千米的山,而这里,却仅仅只是一座更准确应该被称之为丘陵的低矮山坡,但从程煜

现在这个下方的视角看上去,也是颇为可观的。更让程煜心惊的,是整片山坡上现在郁郁葱葱的,并不是想象中的稻田。六月底的时节,如果是稻田的话,那么山坡上应该是大片的绿色,其中或许会间杂

着少许提前成熟的黄色,但绝无可能是现在满眼触目惊心的大红色。

这么说或许也不足够准确,应该说是满山坡的绿色当中,也都是连成片的红色,红绿交接着,铺满了整片的山坡。这是程煜在谷歌地球上没曾看到过的景象,谷歌地球虽然号称都是实地拍摄,但像是嫩司乡这种地方,基本上也就是谷歌用自己的卫星遥拍了一些照片,只为填补地球上的空白,那照片,也不知道是何年

章节目录